第(3/3)页 于慎行是隆庆二年金榜出身,其老师是张居正。虽然张居正留下的门生弟子并未遭到高拱的打压,甚至如梁梦龙这样的弟子还加入了实学派——本质上张居正也是信奉实学的,所以这话更准确一点说应该是梁梦龙加入了高党。 然而于慎行却有些特别,他的特点是“不党”。于慎行的为人一贯以忠厚平恕、襟怀坦白著称。不管是对皇帝、对首辅还是对同僚,皆心胸坦荡、真诚相待。 比如早年曾有一次于慎行等人讲课完毕,朱翊钧让人拿出许多历代字画,叫他们赋诗题字。于慎行学问虽好,但字写得不好,只好自己作诗,请人代题,并当众承认自己写不好字。朱翊钧反而很赞赏他的诚实,当即写了“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他,词林传为盛事。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于慎行的表现更出众。那是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对稳定朝政做出了许多贡献。但张居正个人作风独断专行,钳制下僚、压制百官,引起朝中文武官员普遍不满,甚至闹出了学生弹劾恩相的大事件。 御史刘台弹劾张居正专恣不法,被下狱谪戍。同僚皆畏张居正之势,不敢再见刘台。于慎行不管这些,亲自登门看望刘台,当时就引起张居正不满。 到了万历六年,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想尊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朱翊钧予以批准,结果举朝大哗。于慎行与其他大臣一起疏谏,以纲常大义、父子伦理劝朱翊钧收回成命,张居正由此更不高兴。 于是有一次,他见到于慎行时便说:“可远,你是我最赏识的学生之一,我平时待你不薄,没想到你也这样对我!” 于慎行却恭敬而肃然地回答:“正是因为老师对我不薄,我才不得不这样啊!”到了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去,以往种种问题都暴露了出来。恩师人设崩塌之后,朱翊钧暴怒异常,下令查抄张居正的家。 然而,于慎行却反而在这种情况下不避嫌怨,写信给主持此事的丘橓,请他照顾张居正80多岁的老母和不成年的幼子,最后丘橓给张家保留了住宅和足够的土地。因为此事,于慎行的高风亮节、古道热肠受到朝中一片赞誉。 这一世的于慎行少了以上这些事加持,但也有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他曾经主持过河南乡试,恰好选中了高务实的卷子并给了解元,甚至赐字“求真”给高务实。 有这层关系在,后来高务实崛起之后,他显然可以趁势加入实学派高党之中并且受到格外优待,然而于慎行偏偏不曾这样做,而是依旧保持中立立场,反而在朝中混成了中立派。不过也正因如此,眼下实学、心学激烈争夺礼部尚书的时候,于慎行反而最终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最佳人选。 皇帝思来想去,也觉得于慎行这个人选不错,因此最终决定就是他了。由此,原本为了推举许国去位之后内阁缺位的人选而进行的廷推,最终还多廷推了一位礼部尚书。消息传到南宁候府,高务实也不得不有些意外。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snakedman”、“曹面子”、“kseelek”的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抚琴醉梦遥”的14张月票支持,谢谢! ps:这章本该是昨晚的更新,但昨晚码字的时候忽然觉得大纲中对这次内阁调整和后续六部等处的安排有问题,因此重新推导了一番,同时还再次查阅了一些相关人物的资料,以及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就多花了很多时间。码完字回头一看,哦豁,天都要亮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