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幸南京(十一)高杞一梦-《大明元辅》


    第(2/3)页

    以上这些便是高杞对家族内部局势的大致看法,其中他的叔伯辈看起来缺了「四伯」和「五叔」,其实那是因为这两位高务实的堂兄走得早,名字虽然进了族谱、算了排行,但现在人都不在了。

    之所以他脑海里对于六房的同辈们没有太多看法,主要是因为这些同辈年纪还小——六房内的长兄就是高渊,今年才十四岁,要不是去年南疆西征确实有必要让他去刷刷资历,这会儿应该还在府上读书。

    不过,六房的堂弟们年纪虽小,前途却肯定是最好的。高渊这个嫡长子就不说了,六叔的家业说到底不都得归他?

    再往下,他还有足足八个弟弟、三个妹妹。这八个弟弟之中,有两个名义上的嫡亲弟弟——高济和高洛,其中高洛只是夫人黄芷汀名义上的嫡三子,高渊真正的嫡亲弟弟其实就高济一个。黄芷汀还有一女高潓,是姐妹三个之中的老大,也是唯一一位嫡女。

    六叔的三位如夫人,刘馨只有一子一女,子为高淳,在兄弟们中排行老五,女为高浈,姐妹中排行最幼。

    孟古哲哲有三子,无女。三子分别为老三高沐、老七高渭、老幺也就是老九高湛。

    成田甲斐有二子一女。分别是次子高演、次女高漪、八子高灏。其中高演的前途最明确,大抵就是将来日本的征夷大将军没跑了。

    六叔这九子三女在高杞看来,老大高渊的地位无可动摇,稳稳当当的靖国公世子;次子高演刚才说了,去做日本幕府的征夷大将军。再就是老四高济,他作为嫡次子,极大概率将来是要被好好培养,好为长兄高渊做臂助的。

    至于三子高沐、五子高淳、七子高渭、八子高灏、九子高湛,现在都还只有几岁的年纪,根本看不出将来六叔会如何安排。

    倒是四子高洛,因为其身份特殊,据说宫里的大贵人有意让他过几年去做太子伴读,前途

    应该非常看好——不过他这个看好与高家关系不大,毕竟现在高家内部对朝廷这边并不是非常重视,反倒把南疆视作本家家业。所以这样一来,高洛反倒是与兄弟几个最不构成内部竞争的了。

    高家内部重视南疆而不重视朝廷,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朝廷这边规矩大,就算高渊将来可以顶着靖国公的名头直接做官(文官爵位),但其他人可没这条件。要在朝廷为官,都得去考科举。

    这不是开玩笑吗?高家内部其实早有共识,知道现在南疆只是因为高务实本人不在,不好进行整合,否则一旦整合在一起,哪怕跟大明比也算是个小朝廷了。

    按照这种对比,六叔的儿子们个个都是亲王,哪怕如我高杞这般身份,恐怕也能混个郡王当当。即便不与大明的「大朝廷」同论,比它小点好了,那六叔的儿子们算郡王,我高杞好歹也是个公侯,难道不比去朝廷考科举来得痛快?

    说到底,现在就是不知道六叔对这件事究竟如何考虑。反正族里的共识是已经有了:一定要尽力促成皇上当年的允诺,让六叔致仕之后回南疆做大都护。届时,高家宗亲在南疆就算没有皇亲国戚之名,也会有皇亲国戚之实!

    高杞睡得迷迷糊糊,脑子里想着将来的事,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睡眼惺忪地醒了过来。这一醒不要紧,睁开眼睛就发现这书房里灯火通明,再一看窗外,居然已经是夜里了。

    高杞大吃一惊,暗道不好,怎就睡过头了呢?他赶紧一挺身坐起来,才发现身上盖着一床薄被,赶紧打量了一下四周,就看到六叔坐在书桌前,手中的湖笔在宣纸上缓缓移动,笔锋流转间。

    高杞吓了一跳,站起身来,有些尴尬地叫了一声:「六叔……」

    「醒了?」高务实停下笔,转头看了他一眼,微笑道:「看来是累坏了。现在怎样,饿不饿?方才宫里给我送了宵夜点心,我历来夜间不食,你拿去垫垫肚子吧。」说着一指桌边的食盒。

    「这倒不着急。」高杞赶紧把被子放在一边,走到高务实身边问,自责地道:「叔父怎么不叫醒侄儿,这要是误了事可如何是好?」

    「误不了事。」高务实淡淡摇头,道:「你之前送来的东西就已经够了。」

    高杞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问道:「叔父这次是要彻底打垮心学派,让实学派官员接管南京?」

    高务实没有立刻回答,他将笔放下,抬起头来,目光穿透书房的窗户,似乎在遥望着远方的钟山。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南京的局势,早已不是一日之寒。心学派在这里根深蒂固,勋贵们也与他们同气连枝,若不借此机会加以整顿,朝廷大政一旦到了这里便要打个折扣,于国家有大害。」

    「那叔父确实打算清除南京心学痼疾?」高杞追问道。
    第(2/3)页